2014年10月9日,美國能源部(DOE)公布外部電源測試程序能效法規(guī)的擬定法規(guī)提案通告(NOPR),提議修訂現(xiàn)有外部電源的測試程序。如果這些擬議的修訂獲得通過,新程序?qū)⑴c最新版的IEC 62301的準確度和公差要求相一致,還澄清了某些測試配置要求,并提供了10%負載條件下主動模式效率以及記錄所有負載試驗條件下功率因素的選擇測試。
相對于現(xiàn)行測試程序,此次修訂的NOPR提案主要有以下變更:
(1)與最新版(第2版)IEC 62301在儀器分辨率和測量公差要求相一致。這些參數(shù)將有助于確保測試是使用能夠達到這些公差并產(chǎn)生一致測量結(jié)果的設備進行的。
(2)針對使用最新技術(例如“自適應充電”、“智能充電”或“快速充電”)的外部電源制定測試程序。
(3)增加測試配置的要求,以減少測試線材所引起的損耗。
附錄Z沒有明確說明同時操作的多臺測量設備如何連接到被測設備(UUT),這些變化將消除測試線材電能損耗的可能,保證準確的、可重復和可重復的結(jié)果。
(4)澄清不合適的負載條件應排除于主動模式下平均效率的計算之外,主動模式平均效率的計算只考慮可執(zhí)行的負載條件。
(5)可選擇執(zhí)行10%額定負載試驗條件(但不納入主動模式平均效率的計算)。
增加此項可選擇的規(guī)定,將使DOE、制造商和測試實驗室熟悉這個額外的低負載點的測試。這個附加條件會影響單路電壓和多路電壓的外部電源,但不會被用于主動模式平均效率的計算。這種負載條件的測試結(jié)果報告也不作為符合性認證報告的一部分,但有可能用于將來制定外部電源的節(jié)能標準。
(6)可選擇記錄所有負載試驗條件的功率因素。
功率因數(shù)是對電力傳輸?shù)浇o定設備的測量,較高的功率因數(shù)意味著更有效的電力輸送系統(tǒng),而功率因素低意味著低效的電力輸送系統(tǒng)。增加這個可選的測量將有助于DOE在系統(tǒng)層面理解外部電源的效率。對于外部電源的情況,給定設計下較低的功率因數(shù)主要影響外部電源工作的建筑物內(nèi)傳輸線的電能損耗量。通過記錄每個負載條件下的功率因數(shù),制造商可能愿意向DOE提供關于這些損耗如何影響外部電源總效率曲線的詳細數(shù)據(jù)。這些額外的信息,類似于上述通過使用額外的負載點所獲得數(shù)據(jù),可用于DOE后續(xù)法規(guī)的制定,幫助制定一個評估EPS效率的更精確和準確的手段,使得制造商能夠生產(chǎn)出更多有效和高效的外部電源,同時確保消費者的需求繼續(xù)得到滿足。
(7)增加了對于不同類型外部電源(EPS)能源效率標準的匯總表(如下表),更清楚地描述了各類外部電源的最低能效要求。
(8)將A類外部電源的抽樣計劃將擴大至所有在2016年納入規(guī)管的各類外部電源。
這些修訂將所有在聯(lián)邦節(jié)能標準管轄下外部電源納入一個采樣計劃,為制造商提供他們在證明其EPS符合適用標準時所需遵循的程序。此前,DOE對A類EPS提供一種抽樣計劃,對非A類EPS預留第二種抽樣計劃。通過對所有EPS采用單一的抽樣計劃,DOE將建立確保給定EPA基本型號符合適用標準的單一方法。
DOE將于10月24日就此提案召開一次公開會議,相關利益方可于12月8日前向DOE提交關于本提案的意見至battery_chargers_and_external_power_supplies@EE.Doe.Gov。